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作者: 南北朝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jiǔ yuè jiǔ rì wàng xiāng tái ,tā xí tā xiāng sòng kè bēi 。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rén qíng yǐ yàn nán zhōng kǔ ,hóng yàn nà cóng běi dì lái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作者: 王勃

简介 诗词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译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注释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他席:别人的酒席。
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乡:异乡。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yàn)那从北地来。

南中: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那:为何。
北地:北方。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赏析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这两句是这首诗中的名句,前人在评价这两句诗时说:“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的确,这一问虽貌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实际上却是诗人用心良苦、匠心独具之处。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初唐时绝句发展缓慢,其表现方式大体上沿袭汉魏和南朝传统。而王勃的这首诗仅以四句来写乡思,却将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突破了唐初宫廷绝句多借咏物寓干进之意的小格局;诗人在诗中还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调,以虚词递进的句式做结语,对绝句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1、杨旭辉主编;苏州大学《唐诗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唐诗鉴赏大辞典:彩色版北京:中华书局,2011:60-61

相关推荐

  • 王勃
  • 九日
  • 思乡
  •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