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685-762),唐朝第五代皇帝,被誉为“文明之君”。他的执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致力于加强国家机构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外国史学家对李治的评价颇高,认为他是一位睿智而仁慈的君主,具备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国才能。他的历史形象备受推崇,被视为中国封建王朝的典范之一。
提起“李治”大家第一印象是什么?他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孙子是缔造“开元盛世”的李隆基,而他的皇后更加引人注目,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可以说在这几位的光环下,李治的存在感稍弱,容易被人忽略,甚至在一些文献中,他被描写为一个在武则天手下毫无主见的傀儡。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在历史上的他,不仅不软弱,反而在番邦蛮夷的眼里,认为李治是一位极具野心和侵略性的皇帝,称他为“黄祸”(指的是太过厉害的黄种人存在于世,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祸患。)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共育有三子,长子李承乾,次子李泰,小儿子李治。
李承乾作为嫡长子,自小便备受宠爱和重视,李世民甚至很早就任命他为太子,对他委以重任,寄予厚望。而嫡次子李泰,也同样非善茬,从出生起就被祖父李渊封为宜都王。
按理说,前有两位嫡出且备受宠爱的兄长,皇位是很难轮到李治的。因此,他从小便表现出不争不抢的态度,安心做一个闲散王爷,却没想到,命运有时候就是如此巧合。
太子李承乾知道李泰有称帝之心后,打算效仿玄武门之变,通过叛乱夺取皇位。
虽然李世民自己是通过弑兄杀弟登上皇位的,但玄武门一事也是他的心头刺。他自然不希望类似的事情在自己的后代身上重演,因此,贬李承乾为庶民,流放黔州。
按照长幼顺序,太子的位置本应该传给李泰。但李泰却向李世民许诺,将来自己一定会“杀子传弟”,听了这样的保证,李世民龙颜大悦,立即就想将李泰立为太子。
但这样的谎言被褚遂良揭穿了,冷静下来的李世民也明白根本不可能实现,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将李泰降为东莱郡王,立李治为太子。
可能有人会问了,连太子都能扳倒,李泰怎么没出手对付李治呢?
一方面,李治对外一直呈现的都是“人畜无害”的乖巧模样,这也让李泰放松了警惕。
另一方面,李治也深谙“扮猪吃老虎”之道。《资治通鉴》中曾记载:魏王泰恐上立晋王治,谓之曰:“汝与元昌善,元昌今败,得无忧乎?”
李元昌是李渊第七子,因参与李承乾谋乱而被处死。李泰便以两人交往密切来恐吓李治,希望他主动放弃太子之位。面对李泰的威胁,李治既没有直接反驳,也没有向李世民告状。
相反,他选择了保持沉默,以退为进,露出马脚等李世民主动询问。在反复追问下,才“被迫”说出真相。
这一做法不仅让李世民对李泰加以防范,还营造出自己兄友弟恭的一面,“深藏功与名”。
当上太子后的李治,进退得宜,仍然保持着自己“无害”的一面,直到登上皇位。
唐太宗去世时,将长孙无忌立为托孤大臣,但他却趁着李治还未完全熟悉政务,将自己的亲信安插进各部,一时间权倾朝野。甚至连立太子也要左右李治的想法,终于让他忍无可忍,动了杀心。
为了彻底消灭长孙无忌的势力,他首先废黜王皇后,立武媚娘为后。随后,他逐渐削弱了长孙无忌的势力,利用种种借口打压拥护他的官员,削减他的力量。
最后,为他捏造了一个谋反的罪名。这一系列动作干净高效,仿佛一夜之间,长孙无忌的势力就被李治化解。
稳定内政后,李治就开始开疆拓土。面对外敌入侵,李治亲自上阵,一路打到中亚。
也让欧洲的一些历史文献直接把他描绘成高大威猛的形象,就是因为李治太强,以至于千年后,仍心有余悸。
此外,李治还灭高句丽,打百济,将版图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宽度。同时,李治在北部设立都督府,在西南与吐蕃联姻、互市等,维护了边境的稳定。
李治是软弱无能的吗?当然不是,不管是能扳倒强敌,登上皇位,还是登基后对内对外的强硬手段,就可看出,他其实并不简单。
参考资料:
《旧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