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赈灾却因此被称赞 : 光明磊落对百姓的担当赢得众人信赖

范仲淹作为北宋时期的名臣,曾因秉持光明磊落的荣誉感,在赈济灾民的事业上表现出色,深得百姓信赖。他不仅励精图治,善于解民生之忧,更在每一次灾难面前展现出深厚的担当精神,为人民谋福祉,为国家稳定尽心尽力,因此被誉为对百姓光明磊落的楷模。


范仲淹,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终其一生,始终心系人民,鞠躬尽瘁,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为后世治国理政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时至如今,仍然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范仲淹赈灾却因此被称赞 : 光明磊落对百姓的担当赢得众人信赖

范仲淹像

然而六十岁时被调至吴中(今杭州)为官,第二年吴中地区便爆发了大饥荒,范仲淹奉命前往赈灾,然而范仲淹不仅不安抚民心、控制物价,反而以官方的名义教唆地方粮商哄抬米价,此外,朝廷拨款没有用于赈灾,反而用极低的工钱雇佣饥民修建寺庙、修缮官府,大肆举办大型赛舟、鼓励民众嬉戏游乐等,以至于遭到监察使的弹劾。作为一位心系人民的名臣,却做出这样违反常理的事情,实在让人匪夷所思,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据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记载,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布满了整个道路。当时正好是范仲淹主管浙西,皇上要他前往吴中赈灾,于是范仲淹迅速调运国家仓库的粮食,并募集民间所存的钱财来赈济灾民,可谓是各种赈灾之术准备得很充分。然而范仲淹却以官府的名义出面抬高米价,各地米商纷纷来到吴中卖米。当时吴中百姓非常喜爱比赛舟船,喜好作佛事,于是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舟船赛事,甚至吴中太守每日都在西湖上出游宴饮。自春天到夏天,吴中城的居民大规模出游玩赏。之后范仲淹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告诉他们说:“当前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你们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都大兴土木,纷纷建造、修缮寺庙。同时,官府也纷纷翻修旧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都需要雇佣一千多人。于是,监察司当即弹劾吴中官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无节制,并且官府、私人都在大肆兴建房舍,实在是劳民伤财之极。

然而范仲淹真的是这样不顾及百姓死活,只知道享乐的人吗?当然不是,范仲淹亲自拟奏折,向皇上禀明此事。

首先,如果官方干预物价,特别是米价,那么其他地方的粮食根本不会运到吴中地区贩卖,吴中地区的百姓仍然没有粮食。但是,如果官方抬高粮食价格,使得周边各地的粮食商贩纷纷携带粮食前来吴中,将会导致市场供过于求,再加上高昂的价格,老百姓根本买不起,但是众多粮食已经云集此地,粮食的价格自然会下降许多,普通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粮食了。

其次,吴人喜欢竞渡,而在大饥荒的时候能来看舟船比赛的人,基本都是富裕之人,范仲淹大肆举办舟船赛事,将会吸引众多富裕之人前来观赏游玩,而富裕人家的消费很容易就能满足普通家庭一段时间的温饱。

最后,吴中人民好佛事,鼓励寺庙和官府大兴土木,一方面满足吴中人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因为大兴土木,每天都要雇佣成千上万人,许多家庭能够凭此养家糊口,凭借自己的双手劳动获得报酬,比官府直接赈灾强得多。

其实,这些做法颇费了范仲淹一番苦心,要知道天灾最容易导致普通老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而范仲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发动富裕的人来带动经济,然后使普通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劳力换取报酬,不至于背井离乡,形成大量的难民潮。可以说,在范仲淹“反其道而行”的赈灾方式下,吴中地区的饥荒很快就稳定了下来,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恢复起来。

冯梦龙评价范仲淹说:“这一年,两浙地区多有灾难,唯有吴中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可见,正是因为范仲淹的这些举措,使得吴中百姓留在吴中能够做到有粮食吃、有事做、有钱赚,生活有了期盼,百姓也就不会背井离乡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