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康熙帝荒诞的另一面:意大利传教士的书评 评析康熙帝的千古之名是否当之无愧

康熙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他的治理之道深受后世称道。然而,意大利传教士贝服的书评却揭示了康熙帝荒诞的另一面。贝服在书评中提到了康熙帝对异族的残酷征伐,以及他对内政的专横干预。这些观点引发了人们对于康熙帝千古之名是否当之无愧的思考。在探索康熙帝复杂形象的同时,我们也需审视历史中的黑暗与光明,并从中汲取智慧。

“皇上有时候会装出一副渴望拥有妃子的样子,朝着某位嫔妃追赶,并将摁在地上。此时,皇上会放声大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说起“千古一帝”好像大家公认的就是秦始皇嬴政,诚然,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历史中,也只有他才能配得上“千古一帝”这个称号。

揭示康熙帝荒诞的另一面:意大利传教士的书评
评析康熙帝的千古之名是否当之无愧

不过除了秦始皇以外,后世的诸多学者和历史学家还对另外一个人有着很高的评价,也称其为“千古一帝”或者“千年一帝”,寓意为一千年才出现的一个帝王。

此人不是“唐宗宋祖”,也并非拥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而是开创了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的康熙帝。

1661年,随着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的驾崩,年仅八岁的康熙帝继承了皇位。整个清王朝一下子变得风雨飘摇了起来,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康熙年幼,还不能担当起治理国家的大任,不过孝庄太后在幕后帮助康熙处理好了清朝的一切。

而在康熙正式登基掌权之后,先是扫清了鳌拜等人的阻碍,随后着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慢慢地,清王朝就在康熙的励精图治之下,逐渐地变得繁荣了起来,自此“康乾盛世”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但是,在康熙帝“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却还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被一名意大利传教士给记录成书。

书中的康熙帝荒淫无度,与他在世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截然相反,那么康熙真的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吗?

平乱世、成大一统

首先,康熙能够被后世的众多学者称为“千古一帝”,与秦始皇齐名,自然而然是有着他的道理的。

扫乱党、平三番、大一统、改制度、谋民利,康熙帝在位时所做出的功绩远非这几个词能够概括。

康熙真正掌权之后,首先清除了以鳌拜为首的谋反势力,废除了辅政制度,并且所有需要康熙批改的奏章或批文,都是他亲自批改的,从来不会交给其他人。

这几年来,最高的议政会议都是由鳌拜主持的,鳌拜死了之后,康熙罢免了一些官员,并修改了议事的规则。

通过处置鳌拜和他的党羽,在政治上进行了一次清洗,使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们都得到了净化,同时也赢得了人民的称赞和民心。

康熙在此事上的处理,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杰出才能,使康熙在朝堂上的声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同时也使他作为皇帝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这一次的争斗之后,康熙终于重新掌握了大权,真正的治国之道也由此而起,逐渐推动了清朝的发展。

康熙在剿灭鳌拜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加强了最高统治集团的凝聚力。也为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康熙在三藩问题上,虽然看起来有些仓促,也没有深思熟虑,但三藩的统一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其重要意义是使其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统一。

这场战争,把明末清初以后的腐败的封建官吏、地主军阀统统铲除,扫除了妨碍清王朝发展的一大障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三藩之乱的结束,使清王朝的统治更加稳固,同时也为以后的治国开辟了新的途径。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朝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各个方面的力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噶尔丹为了争取北方的独立,对蒙古诸部发动了进攻,甚至与沙俄勾结,对清朝的统一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所以康熙平定了噶尔丹叛乱,既符合了历史的趋势,也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康熙的这场战争,是为了满足中原人民和蒙古各族人民的需要,也是为了解除长城上的防御,使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在政治、文化上实现团结。

康熙此举突破了两千余年的政治地理学传统,破除了把中华民族划分为内外之分的界线,把各民族视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各大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

改税制、深得民心

除了促进了我国地理大一统和民族融合以外,康熙执政后,在顺治时期的税制基础上,对不合理赋税体系的改革不断地改革,深受百姓的爱戴。

康熙三年,为了解决各部赋税、杂税科目繁多、农民负担加重等问题,康熙制定了《清政府法令》,规定各种赋税均归户部所有。

康熙继续深化赋税体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管理。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税收制度。

就总体而言,康熙时代的赋税负担比以前确实有所降低。而赋税体制改革在当时的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除了对税收进行改革之外,康熙的治国理念对当时的经济影响也表现在他对工商业的态度上。

在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对于农商关系的观念是重农抑商,以农事为先,将耕作以外的产业都当作“末业”,而商人则因身份低微而受到鄙夷。

而康熙却采取了保护商人和商人的政策,严令各地官吏干扰商贾,税吏也不可以向商贾征收超出规定的赋税。

另外,康熙还禁止官员做生意,这一举措既保证了经济秩序的稳定,又防止了官员贪污受贿,又防止了官员们以权力谋取私利。

康熙二十三年,实行不征收采矿赋税,这种利民的理念,既能保障经营者和工人的权益。

又能养民富民,又能促进工商业尤其是采矿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平定三藩之乱后,经济逐步恢复,减免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减免在经济上的地位日益凸显。康熙所实行的政策是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增加农民的收入来实现国家的富裕。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康熙时期的清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康乾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使国家从建国初期的动荡走向繁荣。他的治国之道,促进了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同时,他的“惠民”、“轻农”、“重商”等政策,也为后来的商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一代卓越的帝王,也因此被后世学者称为“千古一帝”。

意大利传教士

在普通人的眼中,康熙的这些“丰功伟绩”,确实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凡事都有两面性,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康熙在这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还有不为人所知的真实。

曾经有一名意大利传教士,就在一本书中将这位“千古一帝”康熙的荒谬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位意大利传教士本名叫马泰奥·里帕,中文名叫:马国贤。

康熙四十九年,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赴澳门宣教,澳门的教宗特使多罗以宣教画家的身份向康熙推荐马国贤。

康熙让马国贤画了两张自己的画像,交给两广总督,康熙就可以利用这两张画像来检验他的画技。

康熙五十年,马国贤终于在宫廷中正式成为一名画家。马国贤在担任宫廷画师之后,一直勤勉地作画。

由于其画技精湛,不久便得到了康熙的赏识和信赖,并授予他之前在欧洲国家从来没有受到过的特殊优待。

比如,康熙为了表示自己对马国贤的钦佩,经常让他跟着自己,不是在欢春园作伴,就是在木兰围场打猎,然后就是在热河行宫里消暑。

也是因为这个“特别”的赏赐,马国贤才能亲眼目睹康熙在宫外的真正面貌。而马国贤所著的《清廷十三年》,记载了康熙五十年至雍正二年十三年间的所见所闻。

其中马国贤清楚地描述了在宫中的生活,并记录了这十三年间康熙的一些言行举止。

“千古一帝”不为人知的一面

马国贤在康熙皇帝死后,雍正即位后,才返回意大利。

回国后,马国贤把他在中国十三年的所见所闻、所想,都写成了一本名为《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的书,简称:《清廷十三年》。

《清廷十三年》这本书在西方文学界具有很高的地位,曾一度被誉为“西方汉学”的开山鼻祖。许多西方学者都以此为参照来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

而在《清廷十三年》这本书中,有许多关于康熙的消极描写,特别是有关康熙与后妃的描写,更是让康熙“千古一帝”的光辉形象备受争议。

甚至有人看了《清廷十三年》这本书,觉得康熙配不上“千古一帝”这个称号。

例如,在书中的第二十一章里描写过这样一个场景:“皇上将后宫里的一些嫔妃叫在一起,让她们站在一个毯子上。”

“然后命令侍卫将抓来的蛇、蛤蟆和其它一些恶心的动物,丢在毯子上,看着这些东西朝着嫔妃们蹒跚而行,吓得她们惊慌失措,以此来取悦自己。”

“有时,皇上还会派遣嫔妃到邻近的山里采摘一些植物的根和果实。如果有人没能完成任务,便会受到惩罚。”

“皇上有时候会装出一副渴望拥有妃子的样子,朝着某位嫔妃追赶,并将其摁在地上,看着妃子惊恐的神色,此时,皇上会放声大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清廷十三年》这本书中,康熙皇帝的空闲时间就是这样度过的。

尤其是在夏天的晚上,除了嫔妃和太监和侍卫之外,没有别的人。马国贤认为,这是一种最低级的生活,虽然世人都认为它是最大的快乐。

看到这里,很明显,这和我们认识的康熙有很大的不同,他不但没有了他的才智,也丢失了那种高大伟岸、爱国爱民的形象,表现得反而更像是一个好色之徒。

假亦真时真亦假?

那么?马国贤在书中有没有恶意诋毁康熙?细看《清廷十三年》,不难看出,这本书并无刻意抹黑。首先,从书中所描述的东西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国贤深受康熙皇帝的喜爱。

马国贤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够经常被康熙带在身边,四处游玩,这是极为难得的,而马国贤自己也承认,这是一种特殊的优待。

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马国贤与康熙没有私人恩怨,反而对康熙照顾有加,心存感激。

其次,作为康熙的亲信,马国贤确实有许多机会去接触康熙,《清廷十三年》中所记载的一切,都是合乎逻辑的。

比如康熙学识渊博,却不懂音乐,但周围的人都称赞其为音乐天才。比如,有时候,皇帝的一根手指在琴弦上轻轻一点,周围的人就会立刻拍马屁。

康熙对这种奉承的话也是欣然接受。在封建时代,百姓的性命都被皇帝捏在手里。

那些宫女太监和官员们,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要拍马屁。从这一点来看,马国贤的笔迹的确是真实的。但是,马国贤在书中的所有描写都是真的吗?

马国贤在书中,曾描写过帝王以蛇之类的小型兽类来吓唬嫔妃,然而在有关清史的一些史书中,也确实描述过这件事情,但是史书中却说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兽类,而是某种道具。

再者,中西文化有很大的不同。马国贤是意大利人,他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看东方的文化现象,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偏见。

比如《清廷十三年》的十三章,马国贤在看到长城之后,是怎么想的。

他把万里长城称为“世界奇迹”,但“世界奇迹”这个词却被他用了一个引号。在他看来,长城连一千里都算不上,许多地方都是粗制滥造,名不副实。

其实,长城是从秦汉开始修建的,从清朝康熙帝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八百年了。

马国贤一个老外,怎么可能在短短十三年的时间里,就将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的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看得清清楚楚?

因此,在《清廷十三年》一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或许确实是客观地描写,但还有一部分叙述是马国贤带有主观意识偏见的。

而转念一想,马国贤虽然得宠,但康熙也不可能让一个外臣时时处处在他身边看着。

而且虽然马国贤在中国生活十多年了,也确实经常在康熙身边,但他看到的只是康熙的晚年。

马国贤从未见过康熙八岁即位,十四岁就开始执政的样子,更没有不知道过康熙生擒鳌拜,征服三藩,夺回台湾,驱逐沙俄,平葛尔丹的事迹。

一叶障目,不识泰山,马国贤的书中,难免有一些失真之处。

虽然晚年的康熙或许确实有一些“荒淫无度”,但这些缺点是无法抹去他所做的那些“丰功伟绩”的。

难道秦始皇就是完美的吗?汉武帝、唐高宗,难道都没有做过不道德的事情吗?

每个人都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平民百姓如此,一国之君亦是如此,因此在许多史料中对于康熙的记载或是评价也不尽相同。

但是,纵观康熙的一生,总归还是“功大于过”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