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统一者,在他的统治下成功实现了六国统一。他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措施,统一了当时分裂的六国,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实行改革,并强化中央集权,同时也加强了军事力量,使得整个国家更加稳定和有序。他的统一政策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基础,为后来秦朝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白起拔郢后,楚顷襄王率全国东逃,迁都于陈县,即今天的河南淮阳。惊魂初定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青阳以西割让给秦国,以讨好这个敌人。青阳就是今天的长沙。
楚国的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因为秦国迎来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秦始皇。亲政之后,经过了七年的准备,嬴政于始皇十七年挥师东下。十七年,他灭了韩,十九年,他攻克赵国首都邯郸,二十一年,歼灭燕军主力。
接下来,他要对最大的对手楚国动手了。
一开始,秦王嬴政认为摧垮这个奄奄一息的大国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他将几位最信任的将领叫到跟前,问他们灭楚需要多少人?老将王翦回答,“非六十万人不可。”年轻将领李信却说,不过二十万人即可。秦王大喜,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然而,对于强大的秦国,楚国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手。尽管疆土日削月馂(改成月字旁),这时的楚国还是仅次于秦国的第二大国,绝长续短,仍然有方圆三千里江山。金和银的产量,仍然是楚国量多,这时楚国铸造了大量金币,就是所谓的“楚金锾”,说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国还有一定实力。李信率领二十万大军兴冲冲东下,与楚军战于城父,结果轻敌的秦军大败。这是秦始皇灭六国战争中最有力的一次抵抗,证明楚国残存的实力,仍然是其他各国所不能比。
接到失败的消息,嬴政立刻亲自登门,向王翦道歉:“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之所以当初不同意王翦的计划,是因为六十万人,是当时秦国所能征发的甲兵总数。把全国军队都用于一战,胜当然无话可说,如果败,那么就要亡国。不过,事已至此,秦王必须当机立断。秦王用人的最大特点是能放手。他将六十万大军交于王翦,并没有设置各种限制他权力的障碍,也不干预他的作战过程。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入楚。秦军的数量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们大破楚军于安徽宿州,楚将项燕自杀。前223年,秦师南下,攻拔寿郢,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楚国最后一任国君负刍被俘获,有着八百年历史的楚国正式灭亡。
事实证明,如果统治者方法失当,一个再强大的国家也会迅速灭亡,正如荀子在《荀子·议兵》中所说:“楚人蛟革犀兑以为甲,靴如金石,宛拒铁施,惨如蠢董,轻利漂遨,卒如飘风。然而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路起,楚分而为三四。是岂无坚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汝、颖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而郡、呈口举,若振稿然。是岂无固塞隘阻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灭楚的下一年,即秦王嬴政二十五年,扫除燕赵残余,二十六年,齐国不战而降。东周五百年剪不断理还乱的纷争,秦始皇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彻底终结。整个过程如同一场干净利落的拳击赛,嬴政一击猛过一击,没出过一手缓着,没有给对手以任何喘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