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张骞出使西域:一次艰险的外交旅行

秦朝时期,张骞作为一位优秀的外交使者,曾历经千辛万苦,向遥远的西域进行了一次艰险的外交旅行。他带着皇帝的密旨和礼物,穿越沙漠、草原、雪山,与当地各族君主进行交流。这次西行之旅不仅加深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也为后世的丝绸之路贸易以及中西方军事往来奠定了基础。张骞不畏艰难险阻,展现了中国古代外交使者的智慧和勇气。

漫谈张骞出使西域:一次艰险的外交旅行

壮志雄心欲雪耻

厉兵秣马连月氏

塞外风沙十数载

奉命持节未曾失

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的矛盾冲突由来已久,西汉初年,中原战事刚刚平息,百废待兴,考虑到物力、财力的不足,对匈奴也都只好采取“和亲”、馈赠及消极防御的政策。但匈奴贵族,仍寇边不已。

经历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有所恢复和增强,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决定征讨匈奴,彻底平定北方。然而,此时的匈奴已经吞并了北方许多大小部落,拥有许多附属国,实力也十分强劲,不可小觑。

为了稳妥起见,汉武帝制定了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的决策。大月氏也曾强盛一时,后为匈奴所败,矛盾甚深,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选择与之联合是很不错的。然而想法很好,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大月氏在北方,与大汉朝之间隔着的正是匈奴,当时没有飞机,没有无线电,如何才能与大月氏联系上呢?唯有派出使团。

穿越敌人的领地,去联合敌人的敌人。这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一旦被抓,多半有去无回。当然,大汉朝从来不缺有志的热血青年,当汉武帝下达招募使团的诏令后,满怀抱负的年轻的张骞,挺身应募,毅然挑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勇敢地走上了征途。

武帝建元二年,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出发,出使大月氏。天意往往如此,越不想遇到就越容易遇到,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并被押送往匈奴王庭。幸运的是,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只是将其软禁,并没有杀害他,为了打消张骞出使月氏的念头,匈奴人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还给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但是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张骞等人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也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机会。

十年时间虽然一直被软禁,没能前往大月氏,但是对于西域的风土人情以及西域局势、各国情况却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又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情况。他们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

大宛王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汉使的意外到来,使他非常高兴。在听完张骞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更使他动心。于是满口答应了张骞的要求,热情款待后,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经康居到达大夏,辗转终于到达大月氏。

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始终未能说服大月氏与大汉联盟。无奈只能选择回国,途中虽然极力避开匈奴,但是还是很不幸的被抓住了,这次被扣留了一年后,趁着匈奴内乱,成功逃脱,得以返回长安。

这便是张倩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成功结盟大月氏,但是搜集到了大量有关西域的各种情报,这对二次出使西域以及后来进攻匈奴是非常有价值的,张骞也因此获封“博望侯”。

汉武雄才欲定西

十年遣使归故里

未能如期与盟誓

却把万国共相依

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积极游说乌孙、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西域各国,虽然没有达到军事上结盟共击匈奴的目的,但极大促进了西域各国与汉朝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由此而形成的“丝绸之路”,不仅对当时意义重大,促进了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影响之深远,可以说至今未息。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