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一个关于谦让的寓言故事

从前,孔融因为父亲生病,急需一种梨子作为药材,于是便找到了朋友孙权,请求借梨。孙权忙得团团转,自己家里的梨子不够用,只好推说没有。孔融却告诉他:“人之常情,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非常珍惜,而你的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断财路。”孙权听后羞愧不已,立刻打发人送来了珍贵的梨子。这个关于谦让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谦让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更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与回报。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姐姐们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作品原文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