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将军周亚夫——古代将军的英勇事迹、智谋和贡献

细柳将军周亚夫,古代将军中的传奇人物。他以勇敢的战斗精神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带领部队取得了一次次辉煌的胜利。他善于运用智谋谋划战局,巧妙应对敌人的进攻,展现出超凡的军事才能。周亚夫还对国家的建设和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英勇事迹和智谋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流传至今。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二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周亚夫是汉文帝时期的名将,因在细柳营治军严谨而名传千古。

唐朝玄宗时期,诏令京城及各州设置武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祭祀从姜太公起的历代良将,供奉秦汉时期的白起、张良、韩信,三国时期的关羽、张飞、周瑜等将军,从此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各地才废除武庙祭祀制度。清朝雍正年间,朝廷又册封关羽为武圣,诏令各县建立以关羽为主祀的武庙(又称关帝庙),与孔子的文庙并列,合称文武庙。

唐朝武庙供奉名将64名,宋朝供奉72名, “汉时太尉绛侯周亚夫”一直位列其中。

公元前169年,汉朝立国功臣周勃去世,至此汉初所有开国功臣全部辞世。

周勃在拥立汉文帝刘恒即位上有大功劳,但也是能够挑战刘恒皇位的心腹之患。周勃的离去,汉文帝刘恒是悲喜交加,他授以周勃“武侯”谥号,并封其子周胜之为代侯。谁料六年后,娶了当朝公主的周胜之与公主发生矛盾,而且又违法杀人,结果被皇帝剥夺了侯爵之位。

一年后,文帝还是念周勃功劳,不愿意彻底剥夺周家的待遇,决定挑选周勃儿子中的贤者接任爵位,时任河内郡守的周亚夫被选中,袭父爵为绛侯。

细柳将军周亚夫——古代将军的英勇事迹、智谋和贡献

周亚夫刚到河内郡上任,当地有一位十分著名的相士许负,许负17岁时就精通五行之道,文帝曾认她做义母,著名的游侠郭解是她的外孙。周亚夫也慕名请她看相。

许负说:郡守命相尊贵,三年之后可封侯。封侯八年后,可任丞相,备受皇帝恩宠,朝中无人可比。但再过九年,您将死于饥饿。

周亚夫不以为然,哈哈大笑:您说的不对,一是我封不了侯。我的哥哥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侯爵,即使他有不测,也是其子继承,我怎么会被封侯?二是不会被饿死。如果我都能当丞相了,怎么能被饿死呢?

许负指着周亚夫嘴说:您的嘴角有条竖直纹通到口中,这就是饿死的面相。

周亚夫听完,惊讶不语。

这个故事是周亚夫死后,在民间广泛流传。司马迁将其记入《史记》中,估计是有同病相怜,英雄相惜之感。司马迁感叹自己忠君爱国,但仗义执言而惨遭横祸,周亚夫虽然一身正气,但固执己见召来杀身之祸。

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二十二年),匈奴进犯北部边境,三万大军进攻上郡,三万大军进攻云中郡,长安城的安全受到威胁。文帝为了警卫京师,急忙调边将在京城周围镇守屯兵。任命宗正卿刘礼为将军,驻守霸上(长安东);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守棘门(长安北);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长安西,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处)。

文帝为鼓舞京城军营士气,三军到位后,亲自到军营视察慰问。

他先到霸上军营,再到棘门军营,这两处守卫见到皇帝亲临,主动打开营门欢迎,文帝车马顺畅的驰入大营。两位将军迎接文帝,都是着急仓促慌慌张张,送行时则是率全体将领恭送皇帝到营寨门口。

文帝最后前往周亚夫的细柳营,当开道使者到达军营门口,却被手执长戈,弓箭在腰的守卫拦在营寨之外。

开道使者告知是皇帝马上要到营寨慰问了,大声要求守卫打开营门列队欢迎。

守门都尉却说:不能开门,因为周将军没有传令开门,军中只知将军命令,不知皇帝到来。

文帝到达细柳营门口,见到军营大门紧闭,守卫执勤的将士精神抖擞,军容整齐。守门都尉此时仍然以未收到将军命令为由,闭门阻拦。

皇帝身边使者手持天子符节前往大门口下诏:皇帝要入营劳军。

都尉这才命令打开营门迎接皇帝。

营门守卫郑重告知文帝侍从: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

文帝的车夫摄于军中肃穆气势,也只敢拉紧缰绳,让马徐行。

到了军中大帐外,周亚夫率领诸将领盔甲戎装,英气十足列队欢迎皇帝。

周亚夫手持兵器向文帝拱手致礼,说道:身着盔甲者不能行跪拜之礼,唯有以军中之礼拜见,请皇上恕罪。

文帝此时被细柳营中的军威士气震惊,他从车上站起身,扶着车前横木向周亚夫和将士们行军礼致谢。

劳军结束,文帝一行刚出营门,大门就迅速关闭,守门将士刀出鞘,弓满弦,又成如临大敌的戒备状态,随同视察的群臣都很震惊。

文帝感慨的说:这才是真将军!刚在霸上和棘门见到的军队,简直像儿戏一般。如果敌人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要做俘虏,也只有周亚夫能与敌人决战。

在随后一段时间里,文帝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一个月后,匈奴兵退,长安周围驻守的三路部队撤兵。文帝召见周亚夫,升周亚夫为中尉,专职负责京师警卫。

文帝在临终前,郑重嘱咐太子刘启:一旦天下有事,可以用周亚夫。

周亚夫遇到了识才的文帝,而一跃成为朝中重臣。

文帝在发现和重用周亚夫一事上是英明正确的。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胶西王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景帝按照父亲嘱托,升任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

周亚夫给景帝分析双方形势:当前叛军猛攻梁国,斗志正旺,战力正强。如果驰援救梁,正面决战,汉军长途驰援人困马乏,未必有必胜把握。不如先暂时放弃梁国,从叛军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前后夹攻。

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军事计划。

周亚夫率军出发,为防止半路受到叛军埋伏袭击。主力部队没有沿渭河出潼关,而是向南走蓝田、出武关,再转到洛阳。周亚夫安排部队从函谷关向关中回撤,果然在沿路发现了叛军伏兵,汉军从背后将其消灭。清理完长安至洛阳的隐患后,才安排主力部队绕过叛军地盘,直接向东到达昌邑城(今山东巨野),坚守不出等待战机。

梁国都城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被叛军轮番急攻,周亚夫并不发兵救援。梁王多次写信给景帝,景帝都下诏要求迅速进兵增援,周亚夫却依然不动,只是派兵截断叛军的粮道,抢劫叛军粮食。当叛军回攻周亚夫时,并不应战。

周亚夫派出大量探子收集叛军消息,提前队伍部署。果然叛军在小规模进攻试探后,从东南方向声势浩大的向汉军发起总攻,周亚夫却调动主力前往西北方向防御。随后发展证明,叛军东南方向只是佯攻,西北方向才是叛军主力,但由于周亚夫提前筹备,最终击退了叛军。

叛军攻梁未成,粮道又被截断,只好分批退兵。周亚夫趁机追击,取得节节胜利。

初战未捷,叛军内部就开始分崩离析,刘濞在溃退途中被东越人所杀,周亚夫趁机彻底平叛,历时只有三个多月。

朝中众臣纷纷称赞周亚夫用兵之道。但梁王却因为周亚夫没有及时救援,而怀恨在心。

又过了两年,丞相陶青有病请退,景帝任命周亚夫为丞相。

景帝计划废掉太子刘荣,周亚夫强烈反对,结果导致景帝对他开始疏远。梁王每次到京城来,在皇帝和太后面前,总是说些周亚夫的坏话。这些都埋下了后面悲剧发生的祸根。

皇后王娡极善处理各方关系,她深得窦太后的喜爱。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景帝不愿意,便推脱说要和大臣商量。

景帝找丞相商议,周亚夫说:当初高皇帝规定非刘氏家族人不能封王,不是功臣不能封侯,谁不遵守这个规定,天下人共同击之。如今王信虽然是皇后兄长,但没有立大功,封他为侯违背祖约。

景帝只好作罢,但窦太后、皇后都对周亚夫心存怨恨。

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主动归顺汉朝,景帝对此引以为傲,计划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它匈奴将领也归顺汉朝。

这时周亚夫又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都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

景帝很是生气,当庭斥责:丞相之言迂腐不可用!

景帝依然将五名匈奴将军都封了侯,周亚夫认为受到侮辱,托病请辞,景帝也没有挽留。

景帝知道周亚夫是忠臣良相,只是过于迂腐固执而已。过了一段时间,景帝主动在宫中设宴招待周亚夫,想再挫挫周亚夫的倔脾气,改改他认死理的硬性格。

在宴席现场布置中,侍者按照皇帝吩咐,没有给周亚夫的案几上放置筷子,周亚夫见到别人都是餐具齐全,唯独自己这里礼数不周,很是生气,当庭训斥侍者的疏漏。

景帝笑着说:丞相肚里能撑船,这点小事情就让你不高兴了?

周亚夫这才明白这是皇帝故意为之,他感到羞愤难忍,但只能极不乐意地向景帝下跪谢罪。

景帝刚说了个“起”字,周亚夫立即起身告辞,不等景帝回答,就离宴而去。

景帝望着周亚夫的背影,叹息道: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周亚夫儿子周阳见父亲日渐衰老,想着父亲征战一生,于是提前买了五百副甲胄,准备在父亲去世后陪葬使用。但周阳疏忽了甲胄是朝廷禁止个人私藏的违禁品。

周阳对待家里的奴仆比较苛刻,一名受到惩罚的奴仆怀恨在心,于是告发周阳私藏甲胄,准备谋反。

景帝亲自派人调查此事,调查官员询问周亚夫事情原委,周亚夫并不知道儿子私藏甲胄,便予以否认,但是在家中又搜查出了甲胄。对周亚夫不利的各类信息都汇总到了景帝处,景帝也认为周亚夫是对自己有意见,便把周亚夫收入狱中,交给廷尉审理。

廷尉审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

周亚夫答道:那都是我儿子买的丧葬品,怎么能说是谋反呢?

廷尉讽刺道:莫非你不在地上谋反,准备到地下谋反吧!

周亚夫本就心存不平,此时又受此冤枉屈辱,暴烈的性格使他绝食抗议,五天后周亚夫吐血而亡。

景帝并没有多少惋惜,立即把周亚夫的封地撤除,并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盖侯。

名将周亚夫一生忠于职守,威严庄重,但最后却落到如此穷途末路,令无数后人惋惜悲伤!

下期预告:《景帝刘启》刘启在个人道德品行上有众多缺点,但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恶名,千古年来被当做明君传颂。主要原因是他前有盛世的开创者汉文帝,他做到了“景帝遵业”继承发展;儿子汉武帝又是千古名主光环闪耀,刘启为大汉崛起奠定了政治物质文化基础。

每周二、周五更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