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早年私生子差点被吕后毒死,最终消灭吕家族的故事

刘邦早年与吕后所生私生子刘盈,几乎惨遭吕后毒死,但幸运地幸存下来。后来,刘盈成为刘邦的继承人,终结了吕后的专权,并消灭了吕家族,开启了新的王朝时代。这是一个关于权谋和反抗的传奇故事。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地位举足轻重,可谓立下不世之功,“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

楚汉之争,随着战局变化,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格局。汉四年(公元前203年)二月,韩信在平定齐地之后,就派人致书刘邦:“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

韩信的意思是要刘邦封他为齐王,裂土封王是秦汉时代的社会理想,可以说是当时很多不甘心底层宿命的人们的光荣梦想,就像陈涉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过当时的刘邦情况不是很妙,西楚大军正将他围困于荥阳。此时韩信要求封王,确实令刘邦恼火。但是,毕竟还是需要韩信牵制楚军,所以刘邦假模假样地说什么:“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只是情势逼迫之下的不得已之举,一个强大的齐国和手握重兵的韩信并不符合刘邦的利益。所以,垓下决战之后,刘邦立即动手解除了齐王韩信的武力。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刚刚即皇帝位,就以楚义帝无后、韩信习楚风俗为由,徙韩信为楚王,齐国成为汉朝控制的郡县。

从汉四年二月韩信立为齐王到汉五年正月韩信徙王楚,韩信之齐国仅存在了11个月。汉六年,刘邦又以韩信谋反为由,设计逮捕韩信,废为淮阴侯,后又杀之。

韩信是刘邦处理掉的第一个异姓王,其人生堪称悲剧,但也似乎是定数!太史公认为韩信之悲剧仅仅在于其性格,觉得如果“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就会得保富贵善终。其实太史公之论似乎过于表面,班固在《汉书》中说汉初异姓王,“皆激一时之权变,以诈力成功,咸得裂土,南面称孤。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汉初这些异姓王与刘邦之间的关系,表面看是君臣,其实大家的起点都是秦末反政府军首领,是一种合伙人关系,正如钱穆先生所言“外托君臣,内实为敌国”。

刘邦早年私生子差点被吕后毒死,最终消灭吕家族的故事

韩信

作为秦制培养出来的基层公务员,刘邦对恢复传统分封制并没有兴趣,他要建立的是一个专制主义的帝国,秦帝国的延续。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刘邦下诏:“齐,古之建国也,今为郡县,其复以为诸侯”,以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琅邪七郡七十三县建齐国,立子刘肥为齐王。与刘肥齐国同时建立的,还有刘贾之荆国、刘交之楚国、刘喜之代国。

刘邦为何要分封刘氏子弟为王呢?司马迁认为,刘邦是看到秦朝实行郡县制,“激秦之无尺土封”。班固也认为是,“汉兴之初,海内初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事实上,刘邦之分封并非是要建立一个权力分散的封建制帝国,他的思路与项羽西楚分封并不一样。刘邦分封刘氏子弟为王,恰恰是中央专制主义权力的延伸,刘氏子弟为王,实际上扮演的就是军事征服的角色,是汉帝国军事政治权力的延伸,当时主要的职能就是震慑那些尚未被剪除的异姓诸侯。

汉高祖

具体而论,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其母曹氏是刘邦微时之情妇。刘肥的齐国在汉初诸侯国中是最大的,“诸侯大国无过齐悼惠王”。

刘邦封刘肥为齐王,主要原因是齐地战略地位重要,“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

齐地居东方,秦地居西方,战略位置同等重要,因此刘邦要分封最亲爱的子弟于齐地,与关中之汉朝形成东西呼应,制衡诸侯之势。而刘肥为刘邦庶长子,故而得封齐地。

除此之外,在当时的环境下,分封子弟镇守齐地,也比直接的郡县制更为有效。汉朝中央对齐地实行直接统治要跨越韩王信之韩国和彭越之梁国,政令的传达、赋税徭役的征发多有不便。分封子弟为王,建立刘氏诸侯国,这对刘汉的专制主义国家权力的延伸有利,况且当时刘氏子弟年纪都不大,真正的权力掌握在汉朝派去的国相手中。

刘肥的齐国在刘邦时代很好地执行了制衡异姓侯王和功臣集团、“承卫天子”的使命。汉十年(前197年),代相陈豨反叛,齐相国曹参率军大破陈豨将张春军。第二年,淮南王黥布反叛,齐相国曹参跟随齐王刘肥,率步兵骑兵十二万人,与刘邦合击大破黥布叛军。

刘邦死后,惠帝、吕后时代,刘肥的齐国与汉朝关系发生了一点变化。汉惠帝二年(前193年),齐王刘肥入朝,惠帝与齐王燕饮于吕后前,惠帝因为齐王是其兄,所以让齐王上座,“如家人之礼”。

惠帝对齐王的礼遇引起吕后不满,甚至一度想鸩杀刘肥。在吕后专制的情势下,刘肥为保善终,主动献出了封邑。据说是齐国大臣劝说刘肥:

刘肥主动献出了城阳郡,这不仅仅是在讨吕后欢心,更是传递了一个信号:齐国是服从中央的!

在吕后时代,齐国对于长安朝廷是鸵鸟政策,一再退让,削减地盘。吕后二年(公元前187年),吕后立其兄吕泽之子吕台为吕王,割齐国的济南郡作为吕王的封邑。吕后的妹妹,也就是樊哙的老婆吕媭有个女儿是营陵侯、大将军刘泽的妻子,而吕后担心自己死后诸吕王被刘氏宗亲秋后算帐,因此拉拢刘泽。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吕后割齐国琅邪郡立刘泽为琅邪王。

经过一番拆分,最初的齐国已经从七个郡减到四个郡,实力被削弱了,但是依然是东方大国。在刘氏诸王中,齐王对吕后的态度是最恭顺的。所以,吕后对齐王一系也非常恩宠。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谥号悼惠王,其子刘襄即位,是为齐哀王。

齐哀王三年(前186年),刘肥次子、刘襄之弟刘章入汉朝宿卫,吕太后封为朱虚侯,还把赵王吕禄的女儿嫁给了他。吕后对朱虚侯刘章很喜欢,甚至是“儿子畜之”。后又封刘襄的另一个弟弟刘兴居为东牟侯,也宿卫长安中。

吕雉可能不会想到,在他死后,齐王一系却成为诛杀吕氏的主要力量。吕后八年(前180年),吕后病逝。昔日功臣陈平、周勃趁机发动政变,诛杀诸吕。这场政变的起始就去齐王刘襄起兵造反,而在长安的内应则是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

齐王刘襄在得到长安朱虚侯刘章的情报之后,“乃与其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阴谋发兵”,其理由就是“入诛不当为王者”,法理依据是刘邦当年的“白马之盟”。齐王刘襄起兵之后,长安那边的周勃与刘章等人即在宫廷动手,杀尽诸吕。

齐王起兵的动机并非是什么安定社稷,而是要夺取长安的帝位,如果不论嫡庶,齐王一系离皇位也不是那么遥远。政变集团主谋陈平、周勃等人为了给自己的行动赋予正义合法性,首先做的就是灭掉惠帝一系,他们说“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今皆己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他们杀掉了少帝及其三个弟弟梁、淮阳、常山王,手段真可谓毒辣!

周勃

那要立谁为帝呢?齐王刘襄自然是夺冠热门,有人说“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嫡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嫡长孙,可立也”。这个推理有点胡扯,刘襄从齐王这一支论,当然是嫡长子,但是从刘邦那边论,其实只是庶长孙了。

齐王最终也没有被立为皇帝,原因不在于血统,恰恰在于他实力太强了!陈平、周勃等人想要控制朝政,不可能选择一个兵强马壮的皇帝,更何况他还有朱虚侯、东牟侯两个弟弟作为羽翼。

汉文帝

最后,功臣集团选择的是相对弱小的代王刘恒,也就是历史上的汉文帝,理由是“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又亲高帝子,于今见在,且最为长。以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齐王刘襄大闹一场,朱虚侯刘章又冒死兵变,最终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齐王一系,就能如此死心吗?未央宫,距离并不那么遥远!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