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项羽战力不及痞子刘邦?

项羽与刘邦,两位中国历史上备受瞩目的角色。然而在战力上,项羽却不及刘邦。这主要源自于项羽性格的骄矜与顽固,以及其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战略眼光。虽然项羽个人的勇猛与刚毅令人叹服,但在长期的战争中,却无法与刘邦那种稳健、谨慎的军事策略相比。由此可见,战力不及痞子刘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项羽自身所致。

文/吴小龙为何项羽战力不及痞子刘邦?

宋代才女李清照有一首词是这样写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西楚霸王项羽英雄壮举赞叹不已。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被历朝历代小说家和戏曲家进行改编,流传甚广。一部由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巩俐、张丰毅主演的文艺类电影《霸王别姬》,在1993年1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就引起轰动。影片讲述了现实和历史两个故事,段小楼与程蝶衣,霸王与虞姬的悲剧故事。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很多人从这部影片开始关注这段历史,并为项羽扼腕叹息。为什么西楚霸王项羽在短短5年时间从人生巅峰走向没落,最后被刘邦大军千里击杀,自刎乌江呢?为什么“英雄”项羽斗不过“痞子”刘邦呢?除了人物自身缘故外,与当时的国情、社情、民情有什么关联呢?历史上的项羽与刘邦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呢?

首先说说出生。在中国古代,问鼎帝权的人都喜欢给自己编织合法身份,企图获得民众支持。陈胜吴广藏书于鱼腹,刘邦醉斩白蛇,赵匡胤体有金色等等。甚至在古罗马第一代国王罗穆路斯把自己包装成贞女祭司与战神之后。可见,善于扯虎皮,糊弄老百姓都是古代政治家的一贯手段。明知道是假的,总会有人信。从出生讲,项羽根红苗正,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而刘邦的父母名不见经传,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已。这一项,项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再说地位,刘邦只是泗水亭一个小小的亭长罢了,相当于现在派出所所长。刘邦被迫起义之后,因综合实力实在太弱,影响力实在太小,秦朝军队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刘邦被官府通缉,只能落草为寇。后来投奔项梁,拥护楚怀王,成为项羽手下的一支义军。社会地位跟项羽相比,相差甚远。如果说项羽是一方诸侯,刘邦只能是街头混混而已。

再说武力,刘邦武功如何?历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不过,但凡刘邦在文治武功方面有点小小成绩,肯定会被史书天花乱坠说一通。史书没有相关记载,说明刘邦武功烂得很,根本放不到台面来说。相反项羽,文攻武略,所向披靡,在历史上留下“破釜沉舟”的壮举,为世人所敬仰。两人军事谋略相比,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再说个人形象,项羽英姿飒爽、风度翩翩,且力大无穷。如果当时有爱豆,项羽一定是天下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英雄豪杰。反观刘邦,虽然长得仪表堂堂,但行为举止粗鲁,一副混混模样。个人形象与项羽相比,也存在巨大的差距。

最后说综合实力,反秦过程中项羽率领的是义军绝对的主力军,一直充当抗击秦国先锋。而楚怀王之所以选择刘邦带领楚军西进,也是看中刘邦非项羽集团,实力弱,易于控制而已。而项羽也是这样认为,觉得刘邦实力一般般,偷鸡摸狗的事挺精通,要攻破函谷关,灭掉秦王,好比痴人说梦话。因此,抵抗暴秦,振兴楚国,一统天下还需靠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况且有陈胜西进失败的前车之鉴,项羽认为刘邦西进灭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估计秦二世也没有想到这个刘邦一路接受陈胜旧部,势如破竹,打到了武关,灭了秦国。

如果说刘邦灭秦是因为项羽吸引了秦国大部分主力,一路上也没有遇上什么像样的抵抗,投机取巧入关成功勉强说得过去。不过入关之后的所作所为让人看到了天下仁主的影子。至于后来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在困境中重新夺取关中,并受到秦人的拥护。这样看来,刘邦的历史形象还值得推敲。

实际上,刘邦与项羽相比最大的长处在于个人性格、社会认知、政治胸怀方面都要远高于项羽。

先说个人性格方面,项羽刚愎自用,目空一切。在项羽手下做事,处处显得卑微。项羽与手下之间存在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而刘邦就不同,江湖气很重,大大咧咧,嘴里挂着口头禅“乃公”,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你爸爸我”显得十分粗鄙。正因为他的性格,很容易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刘邦人缘极好,与项羽集团的项伯关系匪浅。刘邦屡次脱险都跟项伯有莫大的关系。

史料记载,项羽手下猛将黥布投靠刘邦。刘邦并没有去迎接他,反而坐在凳子上,张开腿,让他人洗脚。汉代以前,人们还没有穿底裤的习惯。这个场面极具侮辱性,让黥布十分难堪。你想想,一位战场上的猛将特意来投靠你,你倒好,不迎接就罢了,反而裸露下体接见他,活脱脱一副流氓头子的做派。这种情况下,普通人都觉得不雅,对于一位将军来说更不能接受。不过,你以为刘邦真的就这么肤浅吗?非也。接下来的安排让黥布决定死心塌地跟定刘邦打天下。原来,黥布发现自己的衣食住行却刘邦一个等级。那个时候等级森严,能够与主子享受同样的级别,几乎是莫大的荣耀。刘邦打破了礼仪上的禁锢,用真心打动了手下,此招的确不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刘邦不仅仅说说而已,而是落实在行动上。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个领导没有官气。

你认为刘邦这样的行为可能是他真的是他不懂礼仪吗?其实并非如此,刘邦不止一次干过这种事情,而且只在收买人心时候为之。这就不得不认真审视刘邦这个人物了。

其次,项羽小气、刚愎自用,妇人之仁,刘邦反之。项羽入关封侯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听说,项羽给手下加封爵位的时候,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反复摩挲,甚至大印失去了棱角也舍不得给人。对下属猜忌心很重,又很小气,这样的领导自然得不到手下衷心拥护。而刘邦呢,有钱大家花,一副根本不在乎的样子。实际上,刘邦不爱财吗?非也。

史记刘邦进入咸阳之后,常以“关中王”自居。来到秦宫之后,被宫殿的华丽所吸引。手下樊哙相劝,沛公不为所动。知道张良亲自来劝说,刘邦在把宫殿封起来,退居灞上,静候项羽到来。这里也说明,刘邦虽然政治眼光差一点,但是他愿意听劝,政治胸怀远高于项羽。

当然,任凭个人魅力还不足以能够取得对项羽的优势。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自己。项羽干了三件蠢事,让他彻底走到了诸侯和社会的对立面。社会认知和政治格局上,项羽的确是一介武夫,没有眼光。

第一件事杀降卒,让关中秦人恨之入骨。第二件事灭嬴氏一族、烧秦宫,纵兵抢劫,失去士族之心。第三件事杀楚怀王熊心,给了天下以借口,让刘邦能够号召诸侯灭楚。

首先说第一件事,坑杀降卒一事在战国时期秦国对赵国干过。天下人都认为坑杀降卒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实属不得民心之举。尤其在秦国已经土崩瓦解之际,此举只是鲁莽之人逞一时之气而已。这个行为直接将项羽放在关中百姓的对立面。在关中,项羽已经失去了民心的根基。

第二件事灭嬴氏一族,抢夺士大夫、豪门,直接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之上。有识之士对项羽的行径恨之入骨。尤其是秦人,与项羽不共戴天。至于后来,项羽让秦国降将镇守关内,监视刘邦,也是极为愚蠢的一招。想想,让一个投降敌国,造成国家灭亡的将军能够很好地治理关中吗?刘邦轻而易举地夺取关中,跟项羽烧杀抢掠有莫大的关系。

第三件事杀熊心,惹天下人围而攻之。楚怀王熊心作为反秦的天下义主,此时已经被项羽架空,根本就是一副空架子罢了。再说楚怀王也没有啥实力,根本就没有什么威慑力。项羽杀熊心,只是为了摆脱熊心在称王上的禁锢罢了。实际上,熊心的存在,同样也是刘邦的禁锢。项羽就不能裹挟义主以号令天下?只不过被项羽杀害之后,刘邦反而没有了顾忌,打着为楚怀王奔丧的旗号反楚,攻打项羽。天下诸侯对项羽一贯的霸道也十分不满,借机起兵反抗也就名正言顺了。

项羽的三件蠢事不仅仅解脱了刘邦称帝的枷锁,也让刘邦有了攻击自己的借口,同时给了天下人反抗的理由。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项羽失败并不意味着刘邦就是取代他成为天下共主唯一选择。实际上,刘邦能够取得天下最大因素在于取得民心。刘邦入关之后约法三章,关中子弟无不称赞。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也说明刘邦政治眼光之高。其次,刘邦能够击败项羽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人才任用得当。换句话说,刘邦打仗全靠手下,自己的能力远不如项羽。

刘邦最得力的大将韩信,原来就是项羽的手下。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破格拜韩信为大将军,体现了刘邦用人独特之处。

一身匪气的刘邦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央,而项羽却走向乌江自刎的结局。

历史已经过去将近2000多年,我们再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的时候,心中又有何感受。一个时代的选择,代表着民众的期望。时代成就了英雄,而非英雄造就了时代。

(本文插图来自互联网,如果喜欢作者文稿,觉得阅读之后能够有点启发,值得转发,那么请动动手指,用实际行动支持一下吧。因为没有互动的写作,是没有生命力的。作者的努力,也需要大家的支持,谢谢啦!)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