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26个儿子,却无一人敢质疑觊觎朱标的太子位置

  在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为了权力,皇室会出现手足相残、父子兵戎相见的局面。所以后来有了那句“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的感慨。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秦朝到清朝宣统帝退位,历经数十个朝代。在各个朝代中,都曾经出现过流血案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如秦皇世子扶苏,被胡亥赐死;隋文帝杨坚的太子杨勇被废,最后被兄弟杨广所杀;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被兄弟李世民所杀……但是,凡是总有例外,在封建王朝中,出现过一个太子位置异常稳固的人,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这是为什么呢?

  一、 朱标是嫡长子

  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吴王的时候,就册立朱标为世子,在朱标13岁的时候,朱标就代替朱元璋祭拜安徽的祖墓,仅仅从这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朱标寄予厚望。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称帝后立马把朱标册立为太子,以此确保朱标诸位之位。

  二、 朱标威信极高

  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身为嫡长子的朱标一直以来都是这些小弟弟心中的大哥。朱标十分友爱兄弟,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都是由于朱标从中说情调和才得以免于惩罚。所以,兄弟们对朱标都是既感激又信服,无人想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连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也不例外。

  三、明朝的皇子待遇极好

  明朝的皇子,堪称史上最幸福富二代,所以才有那么多现代人做梦都想穿越回明朝当王爷。朱元璋是一个把家天下理念执行到极致的皇帝,他不仅把所有儿子都早早封了王,而且分别有封地,等到皇子们十几岁时,他们便被派往封地,以藩王身份镇守在全国各地。藩王们个个手握重兵,雄霸一方,有钱有权,过得比皇帝更逍遥自在。

  由于朱元璋的儿子们对自己的现状大多比较满意,所以就更不愿意冒风险去与朱标争当太子了。另外,皇子们都自幼远离京师,也不具备夺嫡的客观条件。有人可能立马就说,那明成祖朱棣怎么就造反了呢?

  其实,朱允炆当上皇帝后,朱棣并没有造反,而是在自己的封地老老实实的逍遥快活。他之所以造反是因为朱允炆要削藩,和清朝的平西王吴三桂一样,当康熙皇帝决定削藩的时候,吴三桂也开始造反了。削藩就意味着剥夺他们的权利和荣华富贵,所以他们当然要反抗了。

  四、 东宫班子强大

  在朱元璋称帝之后,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教育非常的重视。朱元璋亲自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辅佐朱标太子的学业。

  在朱标的授业老师中,汇聚当时各方面的人才,例如:当时儒家名师宋濂教育朱标学习儒家经典;军务方面的老师有:常遇春、徐达等这些明朝开国元老,培养朱标的军务能力;在政务方面有:左丞相李善长,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中书参政杨宪,御史中丞刘基等这些三省六部中枢神经的官员辅佐朱标政务方面。

  五、朱标才能出众,性格宽厚

  朱标二十二岁就开始监国,处理朝廷日常政务,拥有丰富的治国经验,并且得到群臣的拥戴。他才能出众,性格宽厚,但仁慈中又不乏主见,甚至敢于挑战父皇朱元璋的权威,屡屡直言劝谏。

  像宋濂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朱标和马皇后的死保,恐怕早就被朱元璋处死了。而且,朱标还经常巡视民间,广施仁德,在民间的威望也极高。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想要谋太子位,那基本上就与重新打个天下的难度相当了。

  可惜的是,朱标最终没能活过朱元璋,否则,许多功臣也就不用死了,而靖难之役恐怕也不会发生了。自己的儿子朱允炆也不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