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六国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例如赵与燕、燕与齐、齐与楚、魏与齐之间的互磕。即使韩、赵、魏同出于晋,彼此间的摩擦也不少。因此,每次合纵攻秦,都未必能真正出力。虽然有谚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但六国要真心抱在一起打秦国,十分困难。另外,燕与齐并不与秦国接壤。如燕齐出力攻秦,就算取得胜利,得到的领土很可能是飞地,几乎没有控制力。
六国的目的是称霸,称霸的表现是比别国认可本国强,秦国的目的是统一。其次,从历史来看,就算是周朝代商,最后对周朝老臣也没有杀啊,只是封土变少,但依然是一方诸侯啊,所以可以贪,有啥好怕的只是他们还是小看了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车同轨,书同文,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统一,而更是思想,民族的统一,从这时起,人们才开逐渐有了国的概念,家国天下也才正式开始深入人心。
从这时起统一就是大势所趋所以,按照后人的看法他们的做法似乎很傻,但在当时的思想,认知里,完全没有任何逻辑上的不同,他们并不是单纯的短见,毕竟天下只有一个秦始皇,他们要有真和秦始皇有同样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能看出来秦要行郡县。等秦始皇开始发动统一战争的时候,东方六国已经没多大实力了。相对合纵连横时代,六国实力大大削弱,而秦的国力持续上升。要注意的是,奋六世之余烈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这个时候,六国是知道秦要一个个灭了他们,为什么不合心合力一举把秦灭了?
大概是因为他们知道,就算他们合心合力也没法把秦灭了吧。甚至说,就算他们齐心合力也没法阻拦秦统一天下的脚步了。时代已经不同了。秦在最西边,把秦灭了,东边的齐国燕国能得到秦的土地么?反过来其他六国把齐灭了,秦国韩国又能得到什么?所以金角银边草肚皮,不就是这道理么。中间的晋国和后来的魏国赵国就比较悲剧了,这地缘和欧洲的德国差不多,分明就是四战之地。晋要是不分,或许还能用体量弥补地缘的差距,三家分晋就没办法了。
最后,六国国君没有鸿鹄之志,思维方式上没有跳出原来固有的思维。他们的思维和秦国的旧贵族一样。在打仗这块,他们的志向最多当个霸主。让他们合纵,时间一久就窝里横了。秦国的商鞅变法,吸引了六国能人,这个大家都知道,不太清楚的是,还吸引了很多六国流民。慢慢的这些人也变成了老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