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之后的汉朝为什么没有彻底解除北方边患?真相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文景之治相关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拓展更多知识。

  众所周知,汉朝是我国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制王朝,其国力也是极为强盛的,以至于到今天我们都还以汉人自居。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初,国家刚刚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动荡局面,因此,此时的汉帝国在面对北方匈奴时采取了较为缓和的和亲政策。但汉朝统治者却始终不认为这种对外方针是最适合的。在经过了文景之治的恢复之后,汉朝的国力有了很大提升。

  待到汉武帝时期,压抑许久的汉朝即开始了对匈奴的进攻。诚然汗帝国比之之前的秦朝显得更为强大,但是在真正对匈奴作战之时,却显得力不从心,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的汉朝面临着一种很尴尬的状况,过去秦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向军队看齐,赵国为了本国的存活把所有的资源给了军队,所以他们的战斗力是与性命相挂钩的,因此非常的强大。但是等到汉朝的时候,他一切都已经不以军事为主导的,这时候的帝国,它要的是老百姓的和平与安居乐业,长时间的战乱让老百姓抗拒战争,帝国未来的发展不是军事,而是发展农业。

  所以,等到汉帝国形成一个整体以后,它的整体就失去了局部的某些优势,因为他所有的一切都要朝大局眼光来看,虽然边境问题非常的严重,但刘邦不会为了一个边境的麻烦,去用全国之力去与之一战。毕竟他要考虑到全国每个省份的发展,而且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前提。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整体往往有的时候战斗力还不如局部,为整体考虑的是未来,考虑的是整体的老百姓的和平,因此他选择了容忍,但是他的战斗力未必不如匈奴。因为整体的发展是一种综合国力的发展,局部的力量只是一种单方面的突出。

  关于匈奴历史的局部性

  除此以外,我们对于匈奴还是存在着一些误解,要知道当年匈奴与秦国与赵国的大战,根本就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它一些零散的部落。早在当初匈奴纵横天下的时候,他那些看起来战斗力强大的军队,都是好几个部落联合起来发动了一场抢劫运动,他既没有统一的指挥,也没有真正的统一政权的后勤补给,因此这些军队往往具有一次性作战的属性,按照世界通史的说法就是,打得赢就抢,打不赢就跑。所以当时是一种局部对局部的对决,只不过匈奴的局部,没有军队和后勤的补给,而当时秦赵的局部力量具有很强的先军政治的色彩,所以秦赵能够完败匈奴。

  等大汉王朝的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其实当时的匈奴也在逐渐的走向统一,冒顿大单于直接统一了所有的匈奴部落,并且干掉了东胡,所以双方都在由局部走向整体的过程。但可惜的是,汉朝的整体性更强,因为它是一个帝国,拥有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属性,所以他考虑问题必须要考虑到整体的发展性,不可能为了局部而毁掉全国人民的和平,因此他选择了妥协,尽量避免战争。而匈奴那边虽然也有局部走向整体,但是它本质性的那种先军政治还是没有丢失,有点和秦朝建国初期一样,所以他一门心思想着打仗,于是双方的对比就明显的出来了,当年的匈奴变成了过去的秦赵,拿打仗当生活,而汉朝反倒是失去了战争的重要性,以整体来替代局部的利益,所以这就形成了汉朝明明实力变得更强大了,而且更加统一了,却打不过匈奴的真实原因。

  所以我们看到历史的时候,有时也要融入一些哲学的思维,虽说同样的历史记录虽有不同的结果,看起来是某些历史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但实际上有着一些根本的联系。当年的秦国与赵国能够横扫匈奴,不是因为他们的实力更强,而是因为他们的局部利益更加突出,可以单一的方面发展来获得单一的结果。但是等到汉王朝真正成立的时候,一个完整的国家制度才开始形成,国家要考虑的是整体的利益,所以有的时候牺牲局部成全整体,也就成为了后来的选择。所以当年的汉朝打不过匈奴人,不是因为他的整体国力不行,而是因为整体局部的思考方式变了。君不见后来汉朝的整体国力上来以后,在汉武帝时期打一个强烈拥有局部思维的匈奴人,还不是取得了完整的胜利吗?所以当年的汉朝并不窝囊,只是它选择的方向是不同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