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李秀成可以说是很出名了。但是,您是否了解他的故事呢?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清代,“凌迟”并非正刑(不列入法典之中),而是皇家的私刑。也就是说,凌迟只有皇帝才能下令执行,其他人是无权下令执行的,违者等同谋逆。
所以,曾国藩是无权决定李秀成是否受凌迟之刑。
当然,有专家称李秀成是曾国藩擅自下令杀害的。而曾国藩之所以要直接越过朝廷,那么急不可耐的,就擅自杀掉李秀成,是因为曾国藩为了邀功曾夸大和扭曲了很多关于太平天国的史实,他害怕朝廷在审讯李秀成时,从李秀成的口中得知真相,继而牵连自己,于是就不等朝廷指示,擅自将李秀成杀害。
这个说法,个人认为是不存在的。首先,在当时或投降,或被俘的太平天国将领,除李秀成外,还有誉王李瑞生、宗王谭乾元等人,这些将领也都是晚期太平天国的核心将领,他们也是知道太平天国的内幕的。因此,对于曾国藩而言,如若他真的是因为害怕自己夸大关于太平天国的事情,就擅自杀掉李秀成的话,他也必须要除掉誉王李瑞生、宗王谭乾元等人。可是事实上曾国藩并没有这么做,如宗王谭乾元就活得好好的。
其次,曾国藩是一个极其谨慎,也是十分懂得明哲保身的人,他绝对不可能冒着被群臣弹劾,被皇帝猜忌的威胁,去直接越过朝廷,擅自下令处置李秀成的。
李秀成如何处置,这并不是曾国藩能够擅自决定的。
身为太平天国晚期,最有影响力,也是最有威望的统兵将领,李秀成就是太平军的精神领袖,是一个可以举起反抗清军旗帜的领袖人物。李秀成的被俘,意味着太平天国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清廷的胜利已成定局。因此,李秀成的被俘对于清廷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此时清廷虽然将执行死刑的权力下放到地方督抚的手上,允许他们就地正法俘虏的太平军。但是,对于这么一位重要的人物,显然不是曾国藩能够擅自决定的,只有慈安、慈禧两位太后才能决定。
到这里,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清朝两宫太后不下令将李秀成凌迟处死呢?要知道,李秀成可是反贼,曾经是数次杀得清军溃不成军,占了清朝很多城池,搞得清廷是焦头烂额的,因此对于清廷而言,对李秀成这等谋大逆的太平军将领,对其处以凌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是,事实上,最后两宫太后并没有下令对李秀成处以凌迟之刑,那这到底是为何呢?
个人认为,两宫太后之所以没有对李秀成处以凌迟,其主要原因就是为安抚太平军。
首先,当时有很多投降清军的太平军,他们并未真正的臣服,清军对他们的掌控还是很薄弱。而这些投降清军,又没有彻底臣服的太平军,他们之中有很多都是十分敬重李秀成的。试想,如若他们得知李秀成居然被清廷下令凌迟处死,用酷刑去折磨李秀成,你说他们会怎样?有很大可能,他们会再次反叛,与清军誓死搏斗。
除此,此时太平天国虽覆灭已成定局,但是各地依旧有诸多继续负隅顽抗的太平军,对于这批残兵败将,清军依然需要格外的重视,一旦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清军决一死战,清军还是有损失惨重的可能性的。如上文所说,李秀成在太平军是极具威望的,多数太平军对他都是很敬重的。因此,如若清廷用凌迟这样残酷的刑罚去对付李秀成,那些继续负隅顽抗的太平军绝对会群情激愤,与清军势不两立,定然是会用命去为李秀成报仇。若如此,清军必定会被重创,损失惨重。
由此,为了避免激怒这些太平军,清廷定然是不会太过折磨李秀成的,就算他必死,也会痛快的让他死,以此来避免激怒那些未投降,或以投降的太平军。
其次,除了为了安抚太平军的需要,还有一点就是李秀成投降后并没有负隅顽抗,更没有肆意的辱骂清廷。被俘后,李秀成是老老实实的将他所熟知的太平天国的秘书,告之朝廷。同时,李秀成也是诚心诚意的写下悔过书,让清廷昭告天下,并替清廷招降各地负隅顽抗的太平军。因此,对于两宫太后而言,李秀成虽必须死,但也算有功劳。如此,就是因这个功劳,李秀成算是彻底的逃过凌迟这一酷刑。
想想看,此时在各地就有诸多反抗清朝的太平军,如若清廷对待李秀成这位主动投降的太平军将领,是以凌迟的酷刑来对待的,试问以后谁还敢投降清廷?为了避免凌迟,那些继续负隅顽抗的太平军将领势必会誓死抵抗,不会再轻易投降清廷的。因此,为了给后面投降的太平军做一个表率,李秀成定然不会被太过残忍的对待的,毕竟在他们看来,身为核心人物的李秀成,也是的被处以斩立决,那他们这些不是很重要的太平军将领,自然就不会有更差的结局,是很大机会活命的。
总得说,清廷之所以不对李秀成处以凌迟,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安抚太平军,避免他们对清军产生更严重的敌视心理,同时也为后来的招抚太平军将领作出表率,让他们可以更加放心的投降清军,而不是继续负隅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