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着名的风云人物。其中,大家是否听过袁绍的故事呢?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进行详细解读。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有着家世和名望的往往能在乱世之中先行崛起,袁氏家族二袁就是其中的代表。
四世三公的由来以及代表的内涵
所谓的四世三公,是袁氏一脉最闪耀的一个标签之一。什么是四世三公呢?说的是在袁术、袁绍之前,袁家就有上下连续四代人,都位居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当时可谓是显赫至极。
袁家的四世三公,说的是袁安在汉章帝时期担任大司徒,他的儿子袁敞担任了大司空,孙子袁汤担任了太尉、曾孙袁逢担任大司空,袁隗担任太傅。四代人,每代人都坐上这日子,家族是显赫至极,这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司徒、司空、司马、太尉等都是三公之位)
袁绍与袁术成就的对比
说起三国,就绝对绕不开袁术袁绍这对兄弟。袁术袁公路是袁逢嫡次子,袁绍袁本初呢则是袁逢的长子。这两人的出身不同,也就导致了两人从小就互看不上眼,互相攻伐,后来在群雄割据争霸过程中,可谓是各领一军各成霸业。
讨董联盟盟主袁绍
王粲曾评价袁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以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
2.袁绍的智谋和胆识比袁术更加出色。最初时候的袁绍,也是心怀天下的,解救党人,诛除宦官。在董卓要废帝的时候,敢于拔剑而起怒对董卓,随后在渤海起兵开始争夺天下,比起为了避祸而逃去南阳的袁术要强不少。
在联兵讨董时,袁绍曾经问过曹操:"大事如果不顺,什么地方可以据守呢?"曹操反问:"足下的意思怎样呢?"袁绍答道:"我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这样也许可以成功吧!"袁绍所谓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其中间广大地区正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冀州。虽然比起曹操以人才论的观点差了一点,但袁绍的想法也表明了他是个有远图大志的豪杰。反观袁术占据扬州之地,边上尚有荆州和徐州在虎视眈眈,就敢急于称帝,野心是够大,但能力个实力却不怎么样。
3.反观袁术凭借着家世高傲待人,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袁术一直都非常瞧不起袁绍,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袁绍是庶出,就算之后过继成了嫡子,但是袁术打心底就不承认袁绍这个身份,一直觉得他就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庶子。袁术对袁绍都是这样的看法,在与别人结交的时候也是如此,对于没有身份地位的人是完全看不上眼的,可是在乱世当中,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家世身份只是一个附加选项。
袁术为人心高气傲,本来孙策是其部将,孙策屡立战功,该得到的地盘和封赏全都因袁术反悔无常改由他人去担任,白白的把孙策放到江东。而且在他得到玉玺之后就想要称帝,这样的人谁也不会希望他当上皇帝的,所以他只能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永远不会是投靠的对象。
总结:三国乱世,身份和家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实力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袁绍的能力、威望、影响力都比袁术强,难怪一流人才都愿选择庶出袁本初而不愿投靠嫡出的袁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