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探寻清朝和朝鲜历史的小伙伴们,小编为大家提供详细的文章,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赶快来阅读吧!
朝鲜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非常特殊的位置。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王朝,通常都会把朝鲜当成是自己王朝版图的一部分,但又因为古代通信不发达,朝鲜地处偏远,中央的统治力不能做到强有力的贯彻,因此对朝鲜只能是要求一个名义上的臣服,定期上贡。
在清朝宫廷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朝鲜的使臣,让人奇怪的是,朝鲜人的衣着妆容俨然是一副明朝的旧制,特别是头发,在十分注重“发型”的清王朝,一个活着的人,他的脑袋后面肯定会留着一根细辫子,而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朝鲜为何能独善其身呢?
清朝的画像——两个明朝官服的朝鲜使臣
让时间回到公元1637年,这一年离大明朝灭亡还有七年时间,清朝的铁骑还没有踏入关内,但在朝鲜的都城外,那些留着金钱鼠辫子的清军,黑压压的让朝鲜官兵们喘不过来气,明朝正被起义军弄得焦头烂额,对于危在旦夕的朝鲜都城,实在无暇顾及。 朝鲜王召开了紧急会议,必须要在满人攻城之前,做一个决议,是玉石俱焚还是投降满人?
朝鲜王的选择,还是后者。当皇太极接到朝鲜王的投降书后,他令人马上修建起一台“受降坛”,接受朝鲜王的三跪九叩,于是,在明朝灭亡前七年,这个让万历皇帝倾其国力三次救援的“明朝藩国”,就提前改换门庭了。
清朝入关后的金钱鼠辫
正是因为朝鲜的“先见之明”,早早的就归顺了满人,因此在清朝入关后,剃发令就没有考虑到朝鲜,因为清朝主要就是想利用剃发的行为,来看看老百姓有谁是口服心不服,以便把那些“冥顽不灵”的人,早早除以后患,说到底,也还是为了增强统治的力度。
但对于识大体的朝鲜,清朝在入关后,并没有当成是对自己统治的威胁,更何况,不论是明朝还是清朝,都一样对朝鲜做不到真正的统驭,因此更不用浪费精力,去多余要求朝鲜官民剃发,所谓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明朝官员服饰
由此可见,剃发令根本就不是单纯和头发有关,它只是一项测试忠诚度的社会实验。如果不是实验对象,就算你穿着明朝的服装,清朝也都能大度的接受,只要能看清这点,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才不会茫然懵懂。统治者的一切仁慈和残暴,都没有什么不同,都不过是一种动机在做着内在驱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