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明朝灭亡时,为什么15万锦衣卫没有上阵杀敌吗?如果不知道的话,让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你只需要继续往下读。
大家都知道,明朝有一个闻名天下、让文武百官闻风丧胆的特殊组织,即明太祖朱元璋亲手创建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锦衣卫的设立,既是为了保障皇帝的安全,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跟维稳政权,他们设备精良,训练严格,武力高强,冷酷无情,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跟战斗力,官员跟平民百姓见了都会瑟瑟发抖。
朱元璋死后,虽然锦衣卫几经废立,但生命力十足强悍,直到南明灭亡时才跟着消亡,历时290多年。嘉靖时期,锦衣卫人数众多,达到15万之众,相当于一支战斗力强悍的精锐部队。既然如此,那明朝末年李自成兵临城下时,这一支强大的队伍在干嘛呢?为何没有上阵杀敌呢?
根据史料记载,锦衣卫作为皇帝曾经最忠心耿耿的手下,在大难来临的危急时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背信弃义,选择了各谋出路。李自成人马众多,来势汹汹,明朝覆灭的结局好像已经注定,崇祯帝在危急时刻也曾派出最信任的锦衣卫上阵杀敌,但锦衣卫的所作所为却让崇祯寒了心,也让世人唾弃不已。
锦衣卫的首领,历来是正三品官职的指挥使,崇祯时期最后一位指挥使是骆杨性,其父亲骆思恭是上一任指挥使,所以骆家世代深受皇恩,而骆思恭深受崇祯帝的信任跟重用,不仅仅是指挥使,还是正二品的左都督,身份地位十分不一般,可以跟六部尚书平起平坐,那明朝危难之际,骆养性是如何做的?
根据史料记载,骆养性第一个做了叛徒。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大军攻克北京城后,在李自成部将的严刑拷打之下,骆养性一次性交出了三万余两白银,而崇祯帝号召臣子捐银筹集军饷时,骆养性就是一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是一个守财奴,称自己没钱,一分也没捐。
后来,李自成败逃北京城,关外满清铁骑入关,入主中原,骆养性为了荣华富贵又投降了清朝,并且当上了天津总督,俨然是明清时期的“三姓家奴”。虽然后来骆养性擅自迎接南明使臣被革职,但没过多久,清廷为了笼络明朝遗臣,仍然让骆养性担任太子太傅、左都督等要职,在风光显赫中走完了他争议的一生。
首领尚且如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他的很多手下也是有样学样,高级将领中,有机会投降清朝的,都成为了清朝的人,比如堂上指挥使乔可用等人全部投靠清朝当了大官,不仅如此,整个锦衣卫在清朝入关后都成了清朝所有,只是在结构跟功能上有了根本性的改变,锦衣卫更名为鉴仪卫,人数被大幅度削减,功能也从特务机构回到了最开始的皇帝仪仗队,而且仅过了一年,就被清朝皇帝废弃了,曾经权倾朝野、显赫风光的锦衣卫,就这样默默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不过锦衣卫中也有一些人十分有血性,比如广东指挥使马吉翔,指挥同知李若琏等人,刚正不阿,坚守北京城,李若琏因为寡不敌众,最终兵败,城破之际,选择了与城共存亡,而马吉翔在崇祯自缢后,誓死守护南明小朝廷,直到南明灭亡。
所以,明朝灭亡之际,十多万锦衣卫仅有少数人奋起反抗,绝大多数都是见风使舵,倒向李自成倒向清王朝,在各种原因下,明朝避无可避走向灭亡,而早已失去血性跟初衷的锦衣卫也没能长存于世,最终做了明朝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