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都关心书生赶考的时候为什么要插上旗子。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一起了解原因。
科举制可谓是中国古代王朝影响最大的制度之一,科举制打破了官员来源封闭的规则,同样也给最为简单的人带来了希望,因为原来最贫穷的人可以有一个出头的希望,所以寒门出生的人便走向了科举入仕之路。
古代书生们参加科举也是一层层选拔的,其艰难程度远超现在的高考等考试,科举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四级,最低一级的是院试,通过之后便可以成为秀才。往上就是乡试,通过了就是成为了举人,能做到这点就已经很难了。接着就是会试,能过通过这个就是贡士。最高级就是殿试,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这时飞黄腾达的最后一步,他们一直坚持的八股文转换为财富的最后一步。
不过古代交通极为不便,书生一级级参加考试,他们需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来准备,而这准备时间绝大部分是放在赶路上。一般的穷书生他们没有过多的金钱来支持自己在京都带很长时间,所以他们就要算着时间赶路进京。不管他们是有点钱的租个代步工具(牛车、马车),还是自己没钱赶路进京的都会背上一个书箱,并且箱子上都会插上一杆旗。对于书箱都知道,装书在路上或者到了京都准备看的,而那旗子并不是拿来挡太阳的,其实有一个非常大的作用的。
书生离家参加考试,那时的交通根本不能做到朝发夕至,所以他们就需要慢慢赶路,在赶考的路上面临的困难不比他们参加考试来的简单。对他们威胁最大的还是路上的强盗,沿途的猛兽,但是强盗很少会对这些书生下手,原因有三:
一、赶考时,他们箱子上的旗子就是暗示他们是接受皇帝的旨意参加考试的,他们是在编制内的人,反过来说就是他们要是失踪了,官府是会追查的,因此这些强盗尽量少去惹他们;二、能够一两个人赶考的肯定是没什么大名堂的,他们身上带的盘缠最贵的应该就是他们的书了,强盗抢来难道补充自己的知识不成?三、能够赶路去参加考试的,说明成绩还不错,这要是抢了他们的钱,然后他们考出了什么名堂,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要是他们加官进爵回来,把这些强盗给剿灭了,强盗们岂不是自讨苦吃,财物没劫多少,最后还被人一锅端了。
所以,古代很少有强盗愿意劫穷书生,背着强盗们完全不要的“黄金屋”,身上又没什么钱,他们劫来还不够人工费的。不过倒是那些美艳妖精喜欢这些文弱书生,可能“各取所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