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三国演义》,它广为人知并多次被拍成影视作品。很多评书大师也进行过播讲,其中的许多情节也多次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即使你没有看过完整版的《三国演义》,你也一定知道《桃园三结义》、《刘备三顾茅庐》和《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和目的。这就彰显了经典名著的影响力。尽管你无需刻意地吸收,但它们已经悄然地融入了你的生活中。
说到《三国演义》很多人特别是除此看这部小说的人,都对把刘关张和诸葛孔明的团队作为重点和正派的代表,相反把曹操团队视为反派的配角。当看过一遍以上的时候,就会发现之所以三国鼎立,是因为三国中的那一个都是不可缺少的,他们没有谁对谁错,没有好坏之分,只能说是平分秋色。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曹操,后世人把他称为奸雄也有人叫他枭雄,无论是奸还是枭,他是英雄是不可否认的。而他的一生志愿就是国土的统一,在东汉末年,汉献帝昏庸无道,只知道吃喝玩乐。虽然后来吕布杀掉了董卓,除了朝廷的大患,但此时国家已经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诸侯们割据一方,曹操选择留下朝廷,虽然后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嫌,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到出,汉献帝实在是一个无用之辈。所以,再后来的三国鼎立,大家都是大势所趋而已,没有好坏之分。
说完曹操,我们不得不说到另一位英雄,虽然很多人评价他有勇无谋,贪财好色,张飞甚至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三姓家奴”,但是这些都掩盖不了他的英雄和威猛,他就是“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吕布。吕布在战场上堪称英雄属于实至名归,虽然在人品上并不受好评,但是在十八路诸侯都没能讨住的董卓,最后却被吕布杀死了,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和意图,但是结果是好的,他消灭了三国中唯一的一个彻底归为反面人物的董仲颖。我们知道吕布最后的结局并不太好,因为部下的叛变,曹操活捉了吕布,最后被处死,但是小说中有个细节,那就是曹操在处死吕布时,是先将他勒死,然后再砍头示众的,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要这么操作的,其实原因很简单。
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个狠毒的人,当年刺杀董卓不成,逃亡他乡的时候,遇到故人吕伯奢,但因怀疑吕伯奢到官府告发他就将吕伯奢一家全部杀光,当被和他一同逃亡的陈宫为何这样残忍时,曹操回答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人。可见曹操是个心狠的人。对于吕布,曹操也是怀恨已经,在吕布打败夏侯惇之后,这种仇恨达到顶点,因此曹操决定亲自帅军去占吕布。在吕布被曹操抓住后,身为长期行走在战场上的人,曹操深知吕布并不怕死,而一刀砍掉脑袋对于吕布来说就是一眨眼睛的事,未免太轻松了些。所以,曹操想到了另一个方法,可以让吕布痛苦的方法,即使几分钟几秒钟对曹操来说也更解他的心头只恨,于是他就命人先勒死吕布,然后再砍掉他的脑袋以示众人。
一个英雄人物就这样消失在了三国的舞台上,吕布的人物塑造曾经一度让人很矛盾,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才最为客观。《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并且列入四大名著,就是因为很多人物不是一言两语就可以用语言阐述清楚的,你无法去猜测作者设置这个人物的真实意图,只有一遍一遍的去品读,去感受,在每一次阅读的过程中,都会对里面的人物有新的了解,而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总结而是去慢慢品味然后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