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是何时传入中国?早在隋朝就已有古籍记载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是我国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克、柯尔克孜、回族等少数民族主要信奉的宗教,对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社会心理均产生过重要影响。不过,这个重要的宗教传入中国的最初时间,却是众多学者争论多年的难解之谜。

  纵观各家之言,“隋开皇说”是这个初始时间最早的一个说法。在《明史·西域传》和《一统志》当中,曾有过明确的记载:“隋开皇中,其国撒哈八撒阿的斡葛始传其教入中国。”也就是,伊斯兰教在隋文帝的开皇年间(公元587到600年)由阿拉伯传播至中原。但是,伊斯兰教的创始者穆罕默德生于570年,历史记载他在40岁时创立伊斯兰教,那么伊斯兰教产生的时间最早也应该是610年,怎么会在产生之前十年就传播到中国呢?这样明显的时间颠倒告诉我们“隋开皇说”缺乏基本的说服力,也许只是前人的以讹传讹吧。

  20世纪2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在北大演讲时提出了他首创的“永徽二年说”,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他指出,《旧唐书·大食传》记载:“永徽二年始埠倬来贡。”即中国与阿拉伯正式通使,是从唐永徽二年开始。其通使情况是公元651年,奉穆罕默德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之命,前来中国的第一个阿拉伯使者到达长安,朝见唐高宗,介绍了大食帝国的情况和伊斯兰教的教义。所以,伊斯兰教正式由此时传入了中国。从这之后,学者们一般都把永徽二年阿拉伯遣使作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异国思想,它进入中国一定有着漫长而渐进的渗透过程。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人开始了解伊斯兰教是从初唐开始,而这一宗教在华真正意义上的流传,却要推迟到中唐了。

  不管学者们将具体的哪一个年份当做伊斯兰教进入中国的标志时间,这个悠久的宗教在唐初就为中国人所知晓的事实却是不存异议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