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宋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经济文化上的巨人,军事外交上的矮子”这一形象。虽然宋朝的文化非常繁荣,商品经济也在发展壮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宋朝在军事上常被欺负,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不过,您可知道宋朝为何会在“军事肌无力”的路上一去不返?这就要提到一个关键人物了:大宋的第二任皇帝赵光义。
关于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二人,可能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的“斧声烛影”了,这个事件的真假暂且不论,至少在早期,兄弟二人的感情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首先,当初陈桥兵变之际,赵光义和赵普等人一唱一和,成功地把老哥推上了皇帝之位,而且还是名正言顺,披上了顺应天命的“袍子”。
建国之初,赵光义担任殿前都虞侯一职,统领睦州防御,为稳固政权出了不少力。为了避讳老哥的名号,他甚至还把自己的名字由赵匡义改成了赵光义。
太祖皇帝对这个弟弟也甚是喜爱,据记载,有一次赵光义生病了,身为皇帝的赵匡胤竟亲自为其灼艾。
不过,感情虽好,但是二人的眼光谋略以及统治水平,却远非一个重量级的。这些差距,很快就彰显了出来。
公元976年,太祖皇帝驾崩,赵光义于灵柩前即位,是为太宗皇帝。登基不久,赵光义就开始天天念叨着老哥的遗愿——先南后北,统一天下。
前期的作战进行得还算顺利,宋军一路高歌,拿下了吴越和陈,紧接着又兵临太原,灭亡北汉,一番操作结束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乱局。至此,赵光义作为一个军事领导者还算是成功的。
不过,他的水平也仅限于和这些垂危的政权打打闹闹而已。很可惜,他自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醉心于之前的胜利,幻想着三下五除二干掉辽国,扫平天下。
公元979年,赵光义带着大宋的疲惫之师分四路杀奔辽国。只不过,骨感的现实狠狠地打了脸,高梁河战役中,宋军惨败,不仅没能夺得片土,就连赵光义自己也差点成了人家的俘虏。
这次失利的原因固然有军士疲惫、国力空虚等客观因素,但是赵光义个人也是难辞其咎的,他的控制欲和刚愎自用的指挥风格,早已为此埋下了伏笔。
不过,逃回老家的赵光义并没有就此消沉,经过七年蛰伏,国力恢复得差不多了,又开始了新一轮动员,“大家给我冲啊!”
不过,为了避免和上一次一样差点被抓的尴尬,太宗这一次选择了镇守后方,派出了曹彬、田重进、潘美、杨业等一线名将组成的强大阵容出击。
作战初期,宋军靠着出其不意取得了小规模的胜利,这又让远在大后方的太宗膨胀了,于是,他的控制欲又复发了,把指挥权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远程遥控部队作战。
毕竟那时候还没有高精尖的通讯设备,这样繁琐的操作,除了让宋军屡次错过战机之外,别无它用。结果,名将杨业在陈家谷一带战死,其余几路大军亦各自折戟,宋军遭受重创。
这样一来,不仅北伐的计划落汤,更要命的是由于此次大败,宋军彻底被辽人打怕了,从此一蹶不振。同时,边境一带的云州、应州、朔州望风披靡,怕死的守城官吏拱手让于辽人。
这两次北伐的惨败,不仅打没了宋军的信心,也打没了太宗赵光义的信心,从此,宋军“不堪一击”的帽子就戴上了。
之后,赵光义又制定了“守内虚外”的政策,对待辽人开始选择坚壁清野的策略,能躲就躲,能不打就不打。长此以往,宋军的战斗力江河日下,再难达到往日的高峰,也只剩下被人家欺负的份儿了。
当然了,宋朝军事力量的薄弱并非一日形成,这锅也不能让赵光义一个人背,不过谁也不能否认,在这个过程中他发挥过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