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沉睡300年的“东方庞贝”神秘面纱

  约300年前,由于洪水肆虐,古泗州城被深埋水下,因此被称为“东方庞贝”。南京博物院的记者6日获悉,近期考古人员不仅确定了古泗州城遗址的范围,还发现了当年名刹普照王寺的大概位置。

网络配图

  泗州城始建于北周,隋朝时毁于战乱,唐代重新兴建。唐代至明代该城处于黄河与长江的漕运中心,商船货船往来不断,曾繁荣一时,有“水陆都会”之称。但随着“黄河夺淮”“蓄清刷黄”等政策的实施,泗州城频繁遭受水害。清康熙19年(公元1680年),繁盛了千年的泗州城在一场持续数十日的暴雨中彻底淹没。

  2010年至今,南京博物院联合淮安博物馆、盱眙博物馆的考古工作人员启动了对泗洲城遗址的全面的调查勘探。经考古发现,该遗址位于盱眙县西北部淮河北岸的狭长滩地上,面积约2.4平方公里,其中约有六分之一面积在淮河二河河道里,其余在陆地下,最高处距地标1米多,最低处有6米多,被层层泥沙盖住。

  与一瞬间被火山岩浆吞没的庞贝古城比较起来,古泗州城被水灾吞没,并被泥沙掩埋,免于受到风化和人为破坏,其完整程度可能远超庞贝古城。

网络配图

  目前,考古人员已初步确定了泗州城遗址的结构和布局,发现了内城墙、外城墙及城门。其中,内城墙墙体宽度最窄处17米,最宽处24米,已勘探出墙体长度约338米。外城墙已探明段的墙体宽度约6米,长度约132米。内外城墙之间的距离为70至80米。城门采取的是在城墙外修筑月城的方法,月牙形的月城如半个环形扣在城门外。月城东西最大径118米,南北进深56.6米,月城墙体宽约6米。从规模上已能够初窥这座古城当年的恢弘程度。

  此次最为引人注目的发现是史书中所载的名刹普照王寺,又称大圣寺的位置。据考古人员朱晓汀介绍,在F1地块的瓦砾层中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建筑构件,包括瓦、瓦当、滴水、花纹砖、吻兽、瓷片等。F1北侧道路两侧出土石香炉3座,其中两座刻有铭文,记载了捐者的姓名、籍贯。根据出土文物及建筑规格,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该建筑为一处寺庙遗存,其所处区域与史料记载及传说中的普照王寺,又称大圣寺极为相近,亟待在以后的发掘中进一步加以确认。

网络配图

  据了解,史载泗州城内的有普照王寺,建有着名的佛教建筑“僧伽塔”,其高三百尺,巍峨壮观,系唐中宗时为国师僧伽和尚修建。僧伽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又有传说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之一。到宋代,普照王寺成为当时全国五大名刹之一,到泗州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僧伽塔历时千年曾数次被毁、重建,先后被命名为大圣塔、灵瑞塔等。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