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集政:寒食佳节的思考

寒食佳节给人们带来了对生死与离别的深思。蒋集政在他的文章中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节日的思考。与传统的清明节相比,寒食节更加久远而庄重。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人们怀念过去的亲人和祖先,并借此机会反思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一节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追忆,更是对人性和传承的思考。蒋集政的文章引发了我对这一节日的深入思考,探索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心灵共鸣。

今年立春,正值周末,时值元宵节前一天,便与爱人商议回娄底乡下老家陪岳父母共度元宵节。因为年前调整优化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后,岳父母在乡下安然无恙,一直没“阳”,便要求我们不要回去过年,因而自去年中秋节之后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去看望过两位老人了。蒋集政:寒食佳节的思考

(星辰拍客 谜底 /摄)

立春为廿四节气之首,立春过后,苦寒渐退,春回大地,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的春天来了,自此万物更新,生机勃勃。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中曾感叹“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宋代石延年在立春时禁不住《咏春》:“一气回元运,恩含万物深。阴阳造端数,天地发生心。”而宋代辛弃疾在《汉宫春·立春日》更形容“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今年的立春有些特别,因为今年农历闰二月,导致是个“双春年”,第一个立春为农历正月十四(2023年2月4日),第二个立春为农历腊月二十五(2024年2月4日)。民间有“双春闰二月,三人要躲春”之说。具体哪三类人要“躲春”呢?一是“犯太岁”者。所谓“犯太岁”可以理解为遇到不好的事情,俗话有“竟敢太岁头上动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今年是兔年,犯太岁的生肖有兔、龙、马、鸡、鼠,其中兔是值太岁,龙是害太岁,马是破太岁,鸡是冲太岁,鼠是刑太岁,这五个生肖之人要“躲春”;二是逢“九”者。所谓逢“九”就是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以此类推;三是逢暗“九”者。所谓暗“九”就是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以此类推。难怪起床后发现微信朋友群中有“温馨提醒”:“犯太岁”的朋友需“躲春”,今年立春是10:42时,“躲春”时间为9:42—11:42时,考虑到真太阳时,9:00—13:00时“躲春”更稳妥。

对于“躲春”一说,我本来是不在意的,特别是以前没有想过“犯太岁”之事,也不知哪一年哪些人会“犯太岁”,从来没有“躲春”,几十年不也过来了?但看到今年需要“躲春”的三类人,自己竟然占了其中两类,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反正到爱人老家不过约两个半小时车程,原计划上午出发的,便调整到下午两点出发。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廿四节气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衍生出大量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立春作为廿四节气之首,更是隆重盛大的岁节,一些地方在立春时进行“立春祭”、“咬春”、“打春”等习俗。宋代晁冲之在《立春》中曾描述:“巧胜金花真乐事,堆盘细菜亦宜人。自惭白发嘲吾老,不上谯门看打春。”所谓“打春”,旧时人们在立春岁始前一天用泥土做成春牛,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因此该习俗活动称为“打春”。在民间有在立春日举行“鞭打春牛”仪式迎立春,祈福五谷丰登。宋代程公许在《立春》中就有“月堕霜家发上亭,土牛今日却鞭春”的诗句。

小时候在农村,父亲总是从廿四节气这天的天气情况预测农时,比如立春,父亲说,天晴为好,所谓“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如果立春这天下雨,则预示这一年多雨少晴,春耕愁难,所谓“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今年立春日,早晨起床后虽然不见太阳,但也没有下雨,心里祈愿,未来一年长沙风调雨顺。下午从长沙出发时,依然是阴天,心中更是阵阵欣慰。不料,车过沪昆高速公路湘潭段,便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心里不免有些惆怅。爱人却说,她倒希望下一场透雨,为久旱的土地提供水分,也为春天植物的生长孕育养料,从爱人的言语中,我在感受母性的独特视角与情怀时,更联想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古人的智慧——“立春”之后便是“雨水”!

不由想起少年时在农村见过的春耕场景。立春过后,生产队便派工开始犁田、耙田,然后便是浸种、播种,最后是育秧、插秧,如果种双季稻,早稻必须在“五一”劳动节之前完成插秧,否则就会耽误农时。春耕、春播、春插时节,男女老少在田地里忙碌,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突然记起永州籍同乡老领导唐之享省长的诗作《岁月诗痕》,其中记叙他上世纪七十年代回到家乡,参与《故乡春耕》:“江南绿柳艳阳天,大地回春意盎然。带杖肩犁躬稼穑,弯腰拱背继先贤。人勤绣出山乡美,水好滋培稻麦舔。盼望丰收非美梦,秋来金谷满田间。”表达了老省长当时心中的喜悦与期盼。

当然,同是立春,南方与北国亦有不同,甚至天差地别。唐代张九龄在北国长安《立春日晨起对积雪》,感觉“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时,而跨越时空的宋代白玉蟾在南国福建《立春》时则感觉“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同是宋代的王安石在立春后《泊船瓜洲》,地处长江岸边的瓜州(今扬州市南部)更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了。

立春带给人们的更多是喜悦、是舒畅,所谓喜春、乐春,此时更是文人骚客交朋结友、饮酒吟诗的好时光。宋代李石感受杭州《立春》的美好:“青菜青丝白玉盘,西湖回首忆临安。竹篱茅舍逢春日,乐得梅花带雪看。”喜悦欢乐之情溢于言表。明代舒頔在《立春》时感觉“三阳肇开泰,一气回新和。百卉已萌茁,光风扇晴波”,亦禁不住“悠然出山去”,更觉“天阔浮云多”。南北朝的庾信更与朋友“开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答王司空饷酒诗》。而宋代施枢在《立春》时看见“雪花风细拂春旗,一色云边漏暖曦”,更“争似野人闲可睡,枕边搔发自吟诗”。

有喜春、乐春的,自然也有愁春、忧春的。清代黄景仁便在《卖花声·立春》里慨叹:“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楼窗今夜且休关。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到时风雪满千山。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车到岳父母家时,仍然细雨霏霏。入夜,孩子陪我们看了一会儿电视节目,便独自到房间自娱自乐去了,许久没有回家了,爱人自然陪父母家长里短,与爱人结婚二十多年,但她与父母用家乡土话交谈,我还是听不太懂,便独立窗前,透过朦胧灯光,看窗外细雨飘落。窗外有风,些许雨点飘落在窗棂上,顿生“春雨无事闲敲窗”之感,心里无来由生发几许忧愁——俗话说,“家有老,是个宝”,父母、岳父母如今健在,让我们颇感幸福,但四位老人,已有三位八十多岁了,身体每况愈下,老父亲至今还在医院住着,如何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健康快乐些呢……

细雨呢喃好入眠。清晨起床便是元宵节了。在我老家乡下,元宵节也称为过新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又是一年好景色。我在想,新的一年,我和我家,我的单位,我的城市,我的国家,将是怎样一番新景象?!

【作者简介】

蒋集政,长沙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省作家协会会员。

« 上一篇
下一篇 »